李斐 | 社区词的界定与定位及研究意义(下)
接【社区词的界定与定位及研究意义(上)】
查看上文请点击链接:社区词的界定、定位及研究意义(上)
对于由外语翻译而来的词语是否属于社区词这一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一种看法是翻译词并非源于香港,虽然由港人自创翻译,且流通于香港,但不应该算作社区词;另一种看法是对一些具体的词语是否属于社区词提出疑问,例如“安乐死”“高峰会议”等。我们对第一种看法不能认同,对第二种看法可作具体分析。
这里所说的翻译词语,是指从外语中翻译而来的词语,包括音译词和意译词。由于对社区词概念理解的模糊,所以有学者提出,一些翻译词语不应该算作社区词。
我们不妨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对外来语(词)的定义
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语。如汉语里从俄语吸收来的“布拉吉”,从法语吸收来的“沙龙”,从英语吸收来的“马达、沙发”。
外来语是构成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研究论著,都认同这一观点。例如北大中文系的教材《现代汉语》认为外来语包括“从外国和本国其他民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吸收来的词……,也叫音译词,借词。”外来词只包含音译词,不包括意译词,因为虽然意译词的概念是外来的,但是它是用汉语固有的语素按照汉语构词的方式构成的,所以不算外来词。也就是说,不论音译词还是意译词,都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从定义上看,音译词属于外来词,而意译词由于已经选用了汉语语素所以不算外来语,而是汉语的一般词汇或基本词汇。通过对这个概念的阐述,经过横向对比,我们也有理由认为,香港社区中出现的音译词和意译词,只要符合社区词的概念,就可以被认定为社区词。我们认为,以下两种类型均可看作是社区词:
🔔第一类:
由香港首创的翻译词语,在长时期里内地没有,可以算作社区词。例如,“情绪病”是英文Mood Disorder的翻译词,该词专指“由于工作、生活、经济、婚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病症。表现为烦躁、精神紧张、多梦、头痛及经常想起不愉快事情等情绪病症状。情绪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士。”(《香港社区词词典》P161)“情绪病”不同于“精神病”或者“神经病”,更不是“癔症”。目前内地尚没有“情绪病”这个概念,所以这个词应该算作香港特殊的社区词。
这类词很有可能进入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如果该词所代表的某个事物或某种概念在一段时期内,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那么就有可能选用香港首创的词来填补语义上的空白。而当一般词汇中出现了相应的词之后,经过竞争,由香港首创的这个词有可能继续存在,也有可能会退出现汉一般词汇。
🔔第二类:
与内地翻译不同的,反映香港文化特色的,可以算作社区词。例如,“轻便铁路”是英文Light Rail的翻译词。虽然内地也有“轻铁”和“轻轨”,例如上海的3号线就叫作“轻轨”,但是它们的所指不大相同。内地的“轻铁”和“轻轨”是一种高速的地铁,它的时速可以达到200-350公里。但是香港的“轻便铁路”是一种服务于屯门、元朗、天水围各个村落之中的有轨列车,它虽然与地铁接驳,但是它的铁轨和车厢都比地铁或火车小,每班列车只有3-6节车厢,较为轻便。它的时速也只有40-50公里,比公共汽车还慢。所以“轻便铁路”一词与内地“轻铁、轻轨”所指不同,它反映了香港的经济、文化特色,可以算作社区词。
由此可以看到,社区词汇中是包含有翻译词的,只要是该词反映了香港特殊体制(政治、经济、文化),就可以认为它们是社区词。
社区词和外来词的界限也需要厘清,它们在具体的词语上可能有一定的重合,但概念、来源却不完全等同。重新回到社区词的定义,“社区词即社会区域词。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不同,以及不同社区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差异,在使用现代汉语的不同社区,流通着一部分各自的社区词”,可以看出,社区词和外来词的着眼点其实并不相同,社区词强调的是源自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而产生的词语,而外来的翻译词则着重于本民族从语音或概念上引介的其他语言的词。
行业语具有明显的专业领域特点,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专业领域局限性。行业语主要使用于某个专业行业内,一般不具有社会流通性。社区词的使用则超出了专业领域范围,是在社区内普遍流通使用的词语。
一些行业语有可能成为社区词。在《香港社区词词典》中所收录的,就有
按揭贷款、避税、本票、
八卦周刊、靓汤、班房、
爆料、包装、博彩税、
不文动作、不良品等,
这些词来自金融、司法、保险、教育、新闻、餐饮、博彩、色情等不同领域的行业语。因此可以说社区词不同于行业语,但很多社区词来自于行业语,是行业语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
社区词是“港式中文”文体风格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港式中文”是指“流通于香港的中文书面语,即在通用中文书面语的基础上带有港式的味道。”“港式的味道这是比喻的说法,说具体一些,港式中文在应用的词汇和句式上,在修辞的语体风格上和通用中文书面语有所不同,常有粤普夹杂、中英夹杂及文白夹杂的情况。”“港式中文与通用中文相比较,已经不完全是错与对的问题,而是要从社会区域的背景,从语用角度来分析它的特点”(田小琳2008)。社区词和港式中文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一样的,都是基于不同的社会体制的背景,所以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港式中文的词语,包括粤语词语、外来词语、文言词语、社区词、缩略语及英语词语等不同的类别。
举例
(9)Tee是一样奇妙的东西,同一件Tee穿于不同人身上都会带出不一样的感觉。最近,日本大热的法国潮牌 le coq sportif继续力撑Tee搞作,推出日本别注版Tee,并请来两位各具潮流触觉的Jim及Donald,为大家演绎不同的自主Tee型格。(《自主·法日Tee型格》,《milk》,2010年5月13日,总460期)
从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到不同类别的词语。例如,
粤语词语“力撑”,是指大力支持;
“搞作”特别指“创意之作”。
英文普通名词Tee,指T恤衫;
英文专有名词Jim、Donald是人名;
法文词le coq sportif是服装的品牌,内地翻译成“(法国)公鶏牌”,香港直接用法文;
还有日语词“别注”,指特别的意思,“别注版”就是特别款、限量版的意思。
“自主”是社区词,《现汉》“自主:自己作主,独立~、婚姻~、不由~”,而上文的“自主”却幷不表示这个的意思,它是指“自己创作的”的意思,“自主Tee”就是说“由自己手绘创作的T恤衫”;
“型格”也是社区词。
随着香港和内地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一大批社区词也为内地所接受,并进入到现代汉语中,为现代汉语基本词汇做了有益的补充。
例如在金融财经方面,社区词的影响尤为突出。香港是金融之都,长期以来是内地和外国金融联系的枢纽,所以金融财经方面的社区词极快地为内地所吸收。例如
按揭、暴泻、炒股、
炒家、低迷、反弹、
股民、股灾、柜员、
红筹股、汇市、交投、
楼花、楼市、牛市、
熊市等。
在和普通百姓相关的商业概念上,也有一批社区词进入现代汉语词汇中,例如
超市、二手、行货、
连锁店、签单、清仓、
特卖、外卖、置业等。
这些概念内地本来是空白的,直接从香港借来,填补了空白。
再如文化娱乐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内地的文化娱乐也向香港靠拢,艺人的新闻、消息常常见诸媒体,所以反映这方面的社区词也进入内地,并在娱乐报刊上时常见到。例如
曝光、CD、出镜、传媒、
大牌、动作片、贺岁片、
黄金时段、佳丽、卡通、
息影、影帝、天王、
天后、作秀等。
其中
秀:表演、展示义,如“服装~”
晒:展示义,如“~工资、~隐私”
已经进入了2011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最新版本)。
族:有共同特点的某类人,如上班~、打工~
于2004年被《新华字典》第10版所收录。
这说明在文化娱乐词语方面,社区词对普通话基本词汇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由于篇幅所限,仅举社区词里的字母词为例。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人的英语水平逐步提高,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数量越来越多。相比内地社区,香港社区的字母词有如下三特点。
第一、字母词的应用范围广,内地主要集中于科技术语,而香港在各个范围都有,例如
“AO”指“行政主任”,“唱K”指“在卡拉OK唱歌”
“3P”指“政治、政策、公关”,这三个英文单词都是以字母P开头。
第二,一些字母词与内地字母词含义不同,例如
AV,在内地意指“情色影像(Adult Video)”,香港主要指视听器材,是Audio-visual 的首字母缩写。
第三,与内地字母缩写构词方式不同的,如
“BB”指“婴儿”,这个字母词并非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而是英文baby读音的字母转写。
罗常培先生《语言与文化》(1950)中提出“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的,所以应该看做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88页)。该书提出的对未来语言学发展方向的展望,其中就有对于语义学的研究应该超越传统训诂学的方法和范围,要结合语言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来研究古今雅俗的各种语言材料。而社区词的提出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对行业话、宗教语、隐语的研究,关注的学者不算太多。侯精一先生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1988),曲彦斌也做过一些研究。但由于社会体制的不同,内地学者对于黑社会用语、博彩用语接触的并不多,而在社区词中就存在了大量的行话的例子。
有黑社会用语,如
白纸扇、标参、
草鞋(负责联络通讯的职位)、
扯马、吹鸡、斋坐等;
有博彩业用语,如
百家乐、彩池、电话投注、赌波、
赌船、多宝奖金等;
有赌马用语,如
超斑马、冲闸、出闸、单T、独赢等。
从语言接触的角度看,香港是中西交融的大都市。由于香港回归,香港社区的词汇作为一种潮流被内地接受并在报刊上广泛使用,如
AA制、
八卦(八卦杂志、八卦周刊)、
巴士、吧台、二奶、
煲电话粥、爆料、曝光率、
草根阶层、炒股、炒楼花、
炒鱿鱼、打包、打工、
大牌、的士等,
这些词有些已经进入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有些作为潮流用语而被年轻族群广泛使用。
邢福义(1990)提到文化语言学应研究“语言对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变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以及探求语言文化的方式和特点”。前文说过,香港是文化交流融合的大都市,在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等不同层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明的交融。在传统文化层面,我们以反映祭祀文化类的词为例。这类词语反映的是香港人对祖先、鬼神的崇拜情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香港社会的遗留,读者可以从“摆路祭、拜山、帛金、抢包山、飘色巡游、太平清醮”等词的释义中看到在内地不太多见的传统风俗习惯。
在地域文化层面,以反映饮食文化类的词为例来看,社区词有
阿二靓汤、阿一鲍鱼、
茶餐厅、茶楼、大家乐、
大快活、东东云吞面等。
“阿二”是“外室”的俗称,亦称“二奶”。外室要千方百计讨金主欢心,煲一手好汤是必备技能。店以“阿二”为名,表示汤味之好不在话下。
在社会文化层面,有反映形形色色社会现象的词,如
拜神党、扑头党、
绑票党、绑树党、
宝物党、宝药党、
曝窃党、穿墙党、
电单车党、电子党、
跌钱党、毒针党、
灌酒党等。
从这些词的意思中,不难勾勒出香港五光十色的社会百态。又如
伴游公司、包二公、
包二奶、成人节目、
成人电话、成人杂志、
三级片、买春、
寻芳客等词,
从中看到的是香港发达的情色文化。还有反映社会观念变迁的词,如
北姑、表叔、表婶、
阿灿、大圈等
带有歧视色彩的词语;由于内地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词现在在香港几乎绝迹了。而
北上创业、北上求职、
北上营商
一类的词却日益增加,这也反映了香港与内地不管在文化还是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多,交流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2004。《现代汉语》(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邓思颖。2018。全球华语词汇研究的参数分析——以“点算”为例。《汉语学报》第4期,页2-10。
侯精一。1988。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中国语文》第2期,页103-108。
李行健主编。2012。《两岸常用词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罗常培。1989。《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
邵敬敏主编。2007。《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石定栩。2006。《港式中文两面睇》。香港:星岛出版社。
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2014。《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第二版)。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田小琳。1993。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收录于《语文与学习:九三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教育署,页153-162。
田小琳。1993。社区词与中文词汇规范之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页53-59。
田小琳。1996。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词汇之比较。收录于《香港地区中文教学和普通话教学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页115-125。
田小琳。2001。从社区词中的多音节词说起。《语文建设》第12期,页4-5。
田小琳。2004。香港社区词研究。《语言科学》第3期,页29-37。
田小琳。2008。港式中文及其特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页68-79。
田小琳。2007。规范词语、社区词语、方言词语。《修辞学习》第1期,页1-4。
田小琳。2019。社区词入典。《澳门语言学刊》第2期。
田小琳、李斐、马毛朋修订。2015。《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繁体版)。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邢福义。2000。《文化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詹伯慧。2011。略论香港的“社区词”——兼评《香港社区词词典》。《南国人文学刊》第1期,页47-53。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全文完)
查看(上)请点击:社区词的界定、定位及研究意义(上)
(原载《博学近思 知行兼举——田小琳先生八秩荣庆文集》,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20年6月)